博士生论坛第三十七期 | 走向世界和走向自我: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的叙事艺术

摘要: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进行了大胆的叙事实验,包括对叙事时间、空间、视角的处理。《新中国未来记》中三维时间体的建构和时间流速的变化,显示出他在晚清变革浪潮中的思想困境和历史意识。小说中空间设定的焦点及散点背后也颇具文化意味,反映了近代都市的发展及近代文人“走出去”的世界意识。此外,小说有四层叙述者,多重隐身叙事者与现身叙事者并存,梁启超的自我主体性十分蓬勃,展现出对叙事的强大介入力,用以宣扬已见。通过对《新中国未来记》叙事策略的考察,可以从文本层面揭示梁启超文学正在努力摆脱传统叙事话语,走向世界文学领域的新特质。


跨学科合作方向:本研究通过词频统计、文本数据挖掘等手段,以图表形式再现了《新中国未来记》中的三维时间体、时间流速变化、地理空间分布及叙事视角显隐与强度,认为《新中国未来记》实现了近代小说的叙事突围。本研究展现了数字人文作为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方法,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提供的新视角和新工具,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探索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主题思想



主讲人 罗欣

文学院

2022级博士研究生


时间

2024年11月28日11:30-13:00


地点

人文社科楼B305会议室

腾讯会议:619-398-369


主办单位

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(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)

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

640.jpg

Copyright Since 2016 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 地址:武汉大学原研究生院大楼(石屋)三楼 电话:027-87888520